|
10大騙稅虛開違法案件看看都有誰?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對外通報了10起重大騙稅虛開違法案件,4起涉及醫藥行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最多,達5起,其次是出口騙稅案。這些案件,目前均已進入司法程序,有的違法者已獲刑罰。 稅務總局稽查局巡視員李國成介紹,根據騙稅、虛開發票案件查處情況分析,目前騙稅、虛開發票的主要特點是組織形式專業化,不法分子往往團伙作案,成員間分工明確,形成跨區域犯罪網絡;作案手段日益隱蔽,隨著國家持續加大治理力度,不法分子采取更加隱蔽的作案手法逃避監管;分布構成相對集中,不法分子往往選擇社會管理相對薄弱的領域實施騙稅和虛開違法活動;多數案件屬混合型犯罪。騙稅案件往往與走私、洗錢、騙貸等犯罪活動緊密關聯,嚴重擾亂了國家的退稅政策和外貿、金融秩序。 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為:江西泰邦藥業等15戶虛開增值稅發票案、安徽省徽都藥業虛開增值稅發票案、廣東今來藥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和云南健康藥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騙取出口退稅的案件4起包括:上海洪翀騙取出口退稅案。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間,洪翀假借他人不需辦理出口退稅的商品,以上海乾景進出口有限公司名義報關出口,同時伙同林旨升以支付開票費的方法,讓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辦理出口退稅,累計騙取出口退稅1500余萬元。廣東華駿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騙稅案。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間,該公司通過冒用其他企業出口信息、接受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提供虛假備案單證以及偽造購銷、外銷合同,以假報出口的手段騙取出口退稅。廈門中信運通進出口有限公司騙稅案。該公司于2012年至2013年期間,在無真實貨物交易情況下,采用偽造購銷合同,支付開票手續費的方式,從河北興弘嘉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利用假報出口的方法騙取出口退稅。遼寧凌源市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騙稅案。2013年至2014年5月期間,該公司股東齊某,利用公司為出口平臺,買單配票,虛假結匯,以假報出口的方式騙取出口退稅。新疆昌吉“6·5”虛開騙稅案,2010年至2013年12月,以尤豐為首的犯罪團伙利用其控制的6家外貿公司,以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從全國20個省、89個市、157個縣的500多家企業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申報蒙絨、棉布和電子產品等商品出口退稅。 |